沒有經歷過失戀的女孩會說自己的愛情好像是那些沒有經自己的手就讓別人砸開的核桃。

儘管吃起來是不需要費勁的,但是也因此而失去了那些自己砸核桃的意味。

就像沒有經歷過失戀的女孩一樣。

沒有了失戀就沒有了對於自己所心儀的男孩的那種依戀和被愛情深深打動的感覺,

做這樣的女孩其實也是挺乏味的。

因為愛情中沒有那種對相愛的極至狀態,而是平淡的享有愛情,那也是一種憾事。

失戀的女孩一定不要有性愛的糾葛,因為這樣會使得自己把分手看得過於嚴重。

女孩會感到自己已經吃了虧,而不得不要採取一些非常的手段。

或是不得不委屈於人,或是讓自己並不鐘意的男孩在自己的心裡留下一個死死地不能解開的結。

和自己心愛的男人分手這對於女人來說是最為痛苦的事情,

因為失戀就意味著所有的愛情投資就在這一刻成為茫然和沒有任何意義的東西。

而且你簡直不敢想像你沒有他會如何生活下去。

因為失戀的痛苦假如是對方根本不去想像你是否能否接受的時候,那麼就不會有失戀了。

因為排他的愛情中對於已經不願意再往自己的身上進行愛情投入的時候,

那麼任何的物質的給予就變得沒有任何意義了。




當然面對失戀,理智的女孩一定懂得不去傷害曾經愛過自己的男孩。

因為,那樣就會讓你的纏綿表現在男人面前,而這樣就恰好暴露了你心地善良的弱點。

於是這樣的經歷會成為今後婚姻生活中的值得回味的愛情資本。

因為當男人不再愛你的時候,你也一定會用最為有效的方式來對自己的男人說,

初戀的時候我們是如何打造我們成功愛情的。

有以寫愛情見長的作家,也有專事寫大題材的作家,可是作為人的情感活動,你如果無法駕馭。

你還不能說是一個真正的作家,因為如果說那個作家沒有描寫過愛情,

那麼他就一定不是一個出色的作家。

人只有經歷過一次真正失戀的痛苦和折磨,才會開始成熟起來。

愛的覺醒即自我的覺醒,世界的覺醒。

對於弱者,以致真正的失戀經歷足以摧毀一個世界;對於強者,則會獲得一個世界。

當然我們所理解的這個世界不是一種具體的對於世界的控制權。

而是人們的心靈世界的。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那些沒有經歷過失戀的女孩,你現在的愛情或是談戀愛的經歷太膚淺,

或是愛情的分量比較輕。

假如你沒有任何的付出--這種付出不是性的,而是真正的精神上的感動。

那麼你的感情就不會真正擁有刻骨銘心的感覺。



現在的愛情是一個物質的時代,人們的感情似乎都退卻了。

失戀似乎也不會真正地讓人心痛。

因為人們更在乎的是婚前的同居關係,和那些只有人們在婚後才可以談及的性愛關係。

失戀就是拒絕和不被接受的嚴峻的事情,是屬於愛情的和心靈的過程。

而你不能面對這樣的現實,而是必須要讓別人和你好的話,那麼你的感情中就有不能容許失去的成份。

而這種想法在人的一生中是不會存在的。

失戀就是要分手,就是要學會拒絕的過程。

也在預示著你接受這種拒絕的過程。

這種失戀就是意在告訴那些以愛情為生活中唯一支持的女孩,愛情不是生活的唯一。

而性愛也不是必須讓女孩在戀愛期間一定要支付的成本。

“當我們愛別人的時候,我們希望別人愛我們。”這是列夫.托爾斯泰的話。

作為文學泰斗,這位老人的愛情在晚年的經歷中已經不再對世俗的愛情進行犀利的批判了。

而是把自己的心靈皈依宗教的寧靜。

因為愛情作為異性中的唯一的情感支撐,必然實在雙向的互動中才能真正達到心靈的契合。

而沒有這樣的感情,而只是一種感情或是一種感恩,那麼愛情就不會真正存在折磨和痛苦。



當我們的愛情很順利的通過時,我們也許不會讓感情有波瀾起伏,也許這樣會是平靜的。

但是我們的感情會經不起情感的起伏與迭盪。

為了這樣的緣故,我情願有失戀的經歷。

愛情中沒有那種若離若合的感覺,沒有那種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見了必定要有爭吵的經歷,以及當愛情和相愛同時發展到一定階段而一定要通過廝守完成情感的泊定時,就會發現愛情的路途太平坦了之後,就會變得很脆弱。

有過失戀的苦澀,也許會讓下次的愛情多些理性的等待和成熟的耕耘與澆灌。

有過失戀的痛苦,也許會對愛情的珍視會真正的從內心深處生發出來。

脆弱的一見鍾情的愛情和已經變得皮實起來的愛情,

會讓我的女孩知道要歷練一段愛情成熟的故事,並不簡單。

多想再談一次戀愛,或者是失戀一次也行,也許這會是一種永遠的愛情奢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美好的一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